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3-08-11 10:06:52

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

(2023年6月26日)


2023年上半年,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按照科左中旗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全旗经济工作会议、全旗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以集聚建园、融合强园、绿色兴园、创新活园为工作重点,着力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成效,现将上半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党建多措并举,全面引领中心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党的各级会议精神、党史党章等各类理论知识,累计10余次;组织观看线上课程、电视节目2次,组织广大党员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1次、理论研讨1次,组织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1次、理论研讨1次。二是深入开展“双服务双报到”活动,与舍伯吐镇伯兴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围绕街道社区提供的“需求清单”,形成“项目清单”和“资源清单”,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社区报道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次。三是严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党风廉政工作会议1次,印发《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三重一大”事项备案工作制度》、《科左中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中心考勤考核制度》等,签订党员承诺书4份,召开关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专题学习1次,在日常工作中自觉主动接受派驻纪检组监督,确定专人负责在规定期限内主动向派驻纪检组报备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及重大资金使用情况。四是深入开展党建基础工作“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专项行动,依据旗委组织部发布的实施方案,围绕六项重点排查内容,接受组织部专项督查并坚持自查自纠,列出《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共发现问题4项,已完成整改4项,做好后续整改成果转化,持续发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支部的组织功能和政治功能。五是严肃开展党务干部素质提升专项行动。依据旗委组织部党务干部素质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党务干部参加党务干部专题培训1次,促进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六是强化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借助民族政策宣传周,以微信公众号为宣传阵地,发布民族政策信息12条。七是强化宣传推广,发挥示范作用。一方面注重宣传员能力素质提升,派遣通信员参加宣传部组织的通信员业务培训会。另一方面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管理,委派专人负责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管理运行工作,上半年发布党建服务、政策宣传、招商引资及来访接待等稿件27条,上报宣传部稿件8条,同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1次,大数据中心、科创展廊及产品展厅等接待区内外调研考察及参观学习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二)推进在建项目,谋划新建项目。产业园创建工程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中的2项科技创新研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发展规划(2021-2027年)在5月31日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评审,牛肉品质提升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已完成规划方案及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正在补充品质特征数据库,计划下半年进行验收。同时,按照自治区农牧厅、自治区财政厅“在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原有项目建设范畴内进一步拓展实施”等要求,新谋划项目3个,拟使用资金1616万元,主要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服务体系建设用房维修改造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对舍伯吐镇城乡一体化片区 19号楼屋面、门窗等进行维修改造,计划使用财政奖补资金150万元;肉牛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以一期项目成果为基础,进一步建设完善全旗肉牛产业全过程溯源体系,项目建设内容为升级肉牛全产业链追溯中心,建设全产业链各主体公共服务平台和肉牛养殖追溯示范基地等,该项目计划使用财政奖补资金276万元;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花吐古拉产业园修建关键节点连接道路及配套设施2.5公里,拟采用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进行施工,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工程总承包企业,该项目计划使用财政奖补资金1190万元。目前,上述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前期工作。

(三)大力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一是“走出去”对接意向企业。年初以来外出招商6次,先后到呼市、株洲、上海、重庆、东莞、昆明、杭州等地,与伊利集团、湖南省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恒都农业集团公司、广东筠诚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牛来香实业有限公司、吉林省伯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上海联豪食品有限公司、云南鹏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杭州美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围绕奶制品深加工及奶源基地建设、反刍饲料生产、肉牛养殖繁育、牛肉产品加工、牛肉食品研发、肉牛产业发展等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并委托上海东方龙商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肉牛养殖及加工项目进行招商。目前正在与以上企业持续接洽,积极争取企业负责人到左中实地考察对接。二是“迎进来”招揽四方客商。年初以来累计接待来访企业7家,其中:与深圳市牧国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大农集团、贵州大肥牛科技有限公司、中机国际设计院东北分院就肉牛智慧牧场建设项目、育肥牛养殖场建设项目以及肉牛交易标准化设备研发应用合作项目进行了对接洽谈,与南京丰顿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代理招商约定,与重庆国家猪交易市场就肉牛交易中心项目进行了初步洽谈,与认养一头牛公司持续接洽育肥牛养殖项目。目前正在与以上企业保持积极的联系,持续沟通接洽,争取早日达成合作。

(四)做好人才工作,强化科技支撑。一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研究。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产业园牛肉精深加工创新发展规划(2021-2025年)》《科尔沁牛肉精深加工标准体系》各1份;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畜禽屠宰HACCP应用规划》;参与制定《腊肠加工技术规范》、《畜禽骨肽加工技术规程》等2项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完成科尔沁牛肉品质基础数据库架构,完成科尔沁牛、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3个品种、近百种品质指标的数据测定与录入,以及近2万条数据的检测和分析;研发牛肉制品贮藏保鲜技术、色泽与风味劣变控制技术2项;完成牛肉酱、牛肉料理包、牛肉干、牛肉罐头等10个新产品开发。二是加强与企业合作,拓宽人才储备。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院达成战略合作,本着“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推动融合、互利共赢”的原则,通过在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有效整合,有力推动园区信息化建设,强化人才储备积累,拓宽人才交流渠道,为创新管理、促进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加强本土人才培养,借助肉牛产业质量追溯系统平台开发和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契机,与杭州天演维真科技有限公司系统开发团队展开深度合作,为园区种养殖户、防疫员、改良员等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发放追溯耳标,指导嘎查村技术人员正确操作追溯设备、上传更新数据等,为技术人员答疑解惑,提升专业技术服务水平。

(五)升级数字平台,提高服务能力。一是建设完成内蒙古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牵头开发创建内蒙古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和通辽市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同时,牵头起草了《通辽市肉牛产业大数据应用方案》,为通辽市肉牛产业数字化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了平台数据服务能力和范围。二是与科尔沁左翼中旗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在园区内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依托肉牛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借助物联网服务,向园区农牧户提供肉牛活体抵押动产监管服务,促进金融机构向农牧户发放授信贷款。目前累计监管牛只7400头,带动发放贷款近1.2亿元,切实解决了农牧户贷款寻找抵押物难、担保费用高的实际问题。

(六)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园区示范作用。进一步完善产业园肉牛产业大数据中心、科技创新展示区、农产品展示区、牛文化展区、园区标志标识、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营造浓厚的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氛围,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上半年累计迎接自治区、市、旗各级领导检查指导和其他地区党政、院校、企业考察参观等20余次,其中包括通辽市委副书记、政府市长奇·达楞太,通辽市农牧局党委书记、局长邱军等领导,以及中华总工会考核组、四川省内江市、锡林郭勒盟正镶蓝旗等地的考察团等。

二、采取主要措施

(一)强化组织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结合上级要求和产业园工作实际,增加了招商小分队、重点工作推进组人员力量,以文件形式明确相关机构和人员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多方招商引智,助力产业发展。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招商引资工作要求,中心认真谋划、主动出击,围绕肉牛全产业链发展,通过“一把手”带头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与意向企业进行沟通,共同谋划合作项目。

(三)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发展水平。中心结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并积极谋划新项目,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同时加强与行业专家、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对接合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学习不够扎实深入,存在“以干代学”现象,缺少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的转化过程。

(二)主动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职工主动创新意识不强,眼界视角不够开阔,缺乏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思考角度,职工参与的理论知识学习成果未能与工作实际深入融合。

(三)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欠缺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谋思路、做决策、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未能充分发挥中心服务作用,对园区企业、农牧户的基层指导服务、服务领域方面还有待提升。

四、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理论指导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依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等,以理论为支撑,全面指导中心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深化数字赋能肉牛产业,加快数字化应用。继续深化与金融、科研、推广等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加快推进大数据平台在全市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产业大数据服务功能,持续开展肉牛活体抵押动产监管工作,引导和推动金融信贷资金向产业园集聚,支持肉牛产业发展,解决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贷款难问题;加快肉牛全产业链质量追溯系统配套应用程序的开发及示范应用基地建设工作,探索数字养牛新模式。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集聚。紧盯广东筠诚牧业、认养一头牛、重庆国家猪交易市场、杭州美牛科技、北京国海创联等企业,争取早日达成合作意向,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实施。加强与其他意向企业沟通交流,讲足讲透我旗乃至我市发展肉牛产业的独特优势,鼓励企业走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争取引进2家以上企业。

(四)谋划建设新项目,探索新发展思路。一是积极谋划“慧养牛”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争取获得自治区农牧厅立项批复。二是探索建立新交易模式。参考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中国(荣昌)畜牧产品交易市场的生猪期货交易模式,立足全市牛产业资源优势,依托黄牛网、牲畜交易市场等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探索建立国家肉牛交易大市场可行性。三是加快推进土地审批、招投标等项目前期工作。

(五)持续开展技术宣传培训。依托产业园科技创新与创业孵化基地,为种养大户、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人员、家庭农牧场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新型职业农民等提供科技培训服务,促进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