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学习此前对内蒙古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要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加深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的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加深领悟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从中找准发展定位,明晰工作思路。我们要牢牢确立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生态立村、生态兴村、生态强村、生态富民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二、要从深刻把握国家发展战略定位上加深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自然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发展潜力巨大,战略地位重要。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主产省区,“是我国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是“模范自治区”。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深刻把握总书记讲话中对内蒙古的战略定位,从中寻求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发展。我们要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找准内蒙古的定位、特色和发展着力点,从而以大见小,以小谋大,全面推进我村事业发展。
三、要从全面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上加深领悟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加深领悟总书记讲话中关于解决党风方面突出问题的历史经验,从中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走访村贫困户、普通农牧户,通过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注重换位思考、注重解决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战略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屏障”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两个基地”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桥头堡”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6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梁素海,强调“治理好乌梁素海流域,对于保障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乌梁素海南岸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指出“示范园区要在推广现代农业方面真正发挥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内蒙古的草原已经过牧了,要注意休养生息。”
6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了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情况。强调“人类要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
6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考察,强调“河套灌区灌溉工程是千年基业,花了很大功夫,也很值得。””“要量入为出,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尽可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
6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防沙治沙特别是三北等工程建设的决策是非常正确、极富远见的,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国情地情的中国特色防沙治沙道路。””“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6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中环产业园。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
6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听取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积极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