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塔拉农场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科左中旗白音塔拉农场,始建于1954年7月1日,至今已建场70周年。位于科左中旗东南部,东部与吉林双辽市接壤,西与门达镇相邻,南以大郑线铁路为界与科左后旗额莫勒苏木毗邻,北隔西辽河与巴彦塔拉镇相望,北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保康85公里,东距吉林省双辽市36公里,西距通辽市98公里。农场国道303公路从场区东南到西北方向穿过,沿线经过五、四、三、一分场区域;G45大广高速公路从场区西南到东北方向穿过,沿线经二、五、六、七分场区域。农场下辖8个分场(11个自然村),全场总户数2442户,总人口6709人,蒙古族人口占 76.8% ,总面积18.2万亩,其中耕地7.5万亩,林地面积6.72万亩,水面1500亩;牛存栏9938头,羊6151只,生猪494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4125元。
(二)、产业布局情况
1、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能力。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全场农作物春播总种植面积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3万亩(其中水稻0.4万亩、玉米5.7万亩、大豆1.2万亩),经济作物0.2万亩。2024年带状复合种植项目完成150亩,春夏季受灾面积1.9万亩,因排水及时,作物减产降到最低。
2、全力做强牧业生产。动物防疫站2024年共对10896头牛、869口猪、8090只羊、15526只禽类进行免疫,免疫密度达到100%,累计下乡处理病死动物90多次,累计对我场2120头能繁母牛进行政策性保险,超额完成上级任务指标。
(三)、生态建设情况
1、全面提升林业建设。春季完成文冠果补植共计1939.5亩。完成科尔沁沙地歼灭战退化林更新450亩,中幼林补植抚育75亩,精准提升500亩,林改耕886亩,欧投行396亩, 完成采伐更新650亩,生态区补植补造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场生态覆盖率超过35%。
2、水资源管理方面。一是4月开展河湖整治春季行动一次,共出动120人次,清运车辆22车次,清理垃圾3.4吨。二是落实巡河制度,河湖长每月巡河人均6次,保障本场区域内的河道正常流通。三是协调京蒙项目资金8月份为一分场41户接通了自来水,实现了群众吃自来水的愿望。
3、优化环境卫生,提高人居环境质量。2024年开展清理卫生活动20次,投放鼠饵站50个、鼠药11袋、每周清理转运1次,每半月集中清理垃圾一次。
(四)、基层党建工作
场党委充分发挥主体责任,重视开展党建工作,全年组织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督促“三会一课”“三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2轮、各级党建负责人讲党课11次受众198人、党员轮训1次,覆盖党员223人;通过党员教育轮训结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学习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纪学习教育”。6月份评定一二四分场为堡垒党支部,七分场评定为市级坚强堡垒党支部;为4名光荣入党50年老党员颁发荣誉奖章,确定26名后备干部、批准39名35岁以下入党申请人和14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落实3名入党积极分子政审资格核查,7月份吸收3名同志加入党组织。在“庆七一”表彰大会上表彰 10名先进党务工作者、21名优秀党员、2个先进集体,1名旗级优秀党员。
(五)、民生保障情况
1、强化社会保障暖民心。完成2024年全场符合领取退休养老金人员的上报审批及退休待遇申领工作。今年机关上划人员上半年到龄1人,已办理退休,自聘人员到龄退休2人,企业工人上半年到龄39人已办理退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到龄新增31人,已经领取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人员死亡申报和丧葬费申领工作,上半年到龄死亡14人。
2、做好群众就业民生。2024年年输出人员850人,上线招聘会6场、线下招聘会2场。
3、民政优抚。2024我场80岁以上的老人共计118人,2024年新增16人;2024年城镇低保共计42户87人,新纳入2户6人;农村低保共计46户79人,新纳入5户7人。
我场特困供养人员共8人,无新增人员。我场重度残疾人共有76人,2024年重度残疾人新增4人;2024年,临时救助4户,共计40908元;2024年临时救助备用金救助2户5人,共计0.8万元。
4、优化城乡居民医疗服务。户籍内居民医保参保缴费工作:2024年度完成居民医保参保缴费5008人口,职工医保和异地参保人口1769人,实际参保率已达到95.11%。截至目前,办理异地转诊备案共24人,医疗保险住院费用零星报销受理8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停保23人。新生儿参保登记及新参保登记68人。
5、温暖工程项目落地见效。为了解决群众冬季供暖问题,今年我场提前统计群众需求,现已将285户499.5吨暖心煤全部分发到群众手里,解决了居民的冬季供暖问题,同时还推广电锅炉取暖,提升了供热系统的效率和环保性能。
6、便民服务。帮办代办办件量706件,让群众享受“家门口的服务”,打造更加“优质、便民、高效”的便民服务场所。
(六)、乡村振兴工作
白音塔拉农场8个分场,其中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现国办系统中全场建档立卡贫困户84户277人口,其中正常脱贫19户49人口,稳定脱贫户65户228人口;2024年开展防返贫监测集中排查,共排查1322户4336人,截至目前无新识别人口。投资京蒙协作资金75万元项目:为一、三、四分场新建垃圾转运站3座,建设面积300平方米;2024年上报改造卫生厕所水厕85户,现施工完成85户。
(七)、主要矛盾情况
1、信访维稳是第一要务:2024年截至目前共计召开信访联席会议2次,召开信访工作会议9次。共接到72件信访案件,分别是国家级:网投70件、主席信箱0件,自治区级:网投0件、主席信箱0件,市旗级:网投0件、来访2件。其中初访件42件,重复件30件。按信访目的划分:求决类41件,揭发控告类31件,其它1件。目前已全部办结。及时受理率100%,按期办结率100%,参评率80%。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84%。
2、公共安全治理形成常态化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常态化安全检查;对燃气安全进行定期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悬挂宣传展板10条;发放各类宣传品500余份。禁垦禁牧方面以分场为单位召开1次座谈会,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增加了人员巡查频率,严厉打击偷牧行为取得成效。
3、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今年各分场26个网格人员共排查出14项矛盾纠纷,分别邻里纠纷2起、耕地纠纷11起、夫妻纠纷1起,已全部化解;今年分别于3月、5月开展进集市、入商户的“无讼无访”双建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4、12345热线:共接到上级派送工单158件,其中求助56件、投诉50件、咨询44件、举报8件。通过沟通协调共办结158件,办结率达到100%。
二、2025年工作思路及谋划
(一)加强学习,增强能力。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尤其是各级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切实做到深入学习、系统掌握、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
2、进一步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全体同志的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项目建设。
1、农田排水工程:争取项目资金,明年统筹全场水利施工,一分场排水管道320米,水泥路恢复320米,土方3600立方米;全场挖排水渠71000延长米,涵管103处,利用农闲时间按质按量完成。
2、安全饮水工程:计划新建水源井一眼,井深120米;配套井房一处;铺设主管道4横4纵大约7000米,分管道12000米420户;入户管道13650米,配套其他水表、微机等附属设备,达到便民达标要求。
3、道路建设项目:一分场新建产业水泥路6.2公里,实现开发绿色水稻农旅结合;在四分场建设一处乡村文化大舞台,采购电子屏1个,配备音响及其附属设施,(舞台长12-15米,宽9-12米,高7-10米)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4、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建设一座垃圾集中处理场,改善人居环境,有效处理垃圾,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打造亮点工程。
一是积极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帮助引导广大农户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二是引进黑龙江旱稻种植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持续开展玉米高产技术攻关,推广以大小垄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基础的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
(四)2026年农场体制改革提前谋划。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成立农垦改革领导小组,提前对土地、人员、产业、资产等进行全面调研,为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基础。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扎实做好农垦改革重点工作,妥善解决改革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